牙醫唐逸謙第三次被判專業失德 停牌3個月
https://hk.news.appledaily.com/local/realtime/article/20181026/58838454
女病人為改善外觀而用隱形牙套矯正牙齒,結果卻令部份牙齒鬆動及咬合錯位。涉事牙醫唐逸謙被指沒有告知病人可能出現的併發症,病人出現併發症時,亦沒有充分調查或及時轉介病人予另一牙醫,研訊小組今日裁定唐逸謙專業失德成立,停牌三個月。這是他牙醫生涯中第三次被判失德,其中兩次涉及臨床失誤。
今次個案的姓何女病人作供指,2012年9月在朋友介紹下首次向唐逸謙求醫,並選擇以隱形牙套箍牙,「想靚啲,唔想畀人睇到(鋼線牙箍)」。唐建議她剝掉上下排共四顆牙齒,何小姐當時表示,自己曾經剝過右下排牙齒,擔心再剝會有問題,唐解釋必須剝牙以平衡移位。
翌年1月,何小姐開始矯齒療程,原訂需時兩年,但至中後期開始出問題,她發現右下排牙齒不如預期般慢慢移近,因剝牙而出現的空隙一直存在,她在覆診時告知何,唐於是在她的下排牙齒轉用傳統鐵線牙箍,並用橡筋輔助,以「拉埋」牙齒;上排牙齒則維持用隱形牙套。
不過,補救措施效果不理想,何小姐說,空隙沒有消失之餘,右下排的牙齒更開始鬆動及傾斜,她當時害怕牙齒脫落,去年最後一次到唐的診所覆診時,表示「啲牙真係好鬆」,對方回應「有機會甩」,提議若牙齒脫落可幫她植牙。她說曾自行找另外兩名牙醫檢查,對方表示「下面牙已經鬆咗」,着她「揾返幫你整(牙套)嘅醫生」處理。
她指,唐逸謙在療程之前從無提過可能出現的併發症,出問題後亦無表示過要將她轉介給其他牙醫。
聆訊另揭露,唐逸謙在2013年3月至翌年8月期間,只為何小姐檢查過一次矯齒進展,其餘時間只由牙醫助理提供新牙套予何小姐。此外,何小姐去年曾因牙箍鋼線突出而求診,唐並無親自處理,而是由助理剪走突出的鋼線。
專家證人黃偉光指出,唐逸謙在開始療程前的檢查不夠詳細,唐呈交的紀錄中,並無何小姐箍牙前的口腔X光片,不清楚有否做這程序,他強調詳細檢查包括牙弓分析,對制訂治療方案非常重要。他稱,從當時照片觀察,何小姐的牙齒功能好,應可正常咬合,對稱情況也不是太差,只因右下排曾剝牙,令中央線稍為右移,整體而言問題較輕微,剝牙並非首選。
黃偉光說,憑現有資料不能確定何小姐從何時開始出現併發症,因臨床紀錄並無詳盡記述變化,但可見到何小姐在療程後期,部份牙齒有2級程度的搖擺,即牙齒可向前後左右搖擺約2毫米。他稱,臨床紀錄顯示唐逸謙在發現問題後曾作補救,包括轉用傳統鋼線牙箍及橡筋,惟未能改善情況,橡筋拉扯得太厲害,反而令牙齒更加傾斜。同時,唐逸謙使用的鋼線由幼至粗,其後又用回幼線,黃認為這反映唐當時已有點失控及不知所措。
控方另將何小姐去年改向另一牙醫求診時,該牙醫為她做的牙齒模型呈堂,黃偉光指,牙模反映她的牙齒並無如預期般逐漸移近,以致出現空隙;上下牙弓闊度不一,且有咬合錯位,他認為矯正牙齒療程並無達到原定目的。
唐的代表律師在求情時指,唐逸謙的兩次臨床失誤均在2014年左右發生,他其後持續進修,包括參與隱形矯齒牙套供應商的課程,以提升專業水平。律師辯稱唐太忙碌,疏忽向病人講解,唐明白錯誤,現已關閉自己開設的診所,改於大型牙科醫務所工作,減少行政工作。律師又呈上多封求情信,包括兩名病人稱獲唐逸謙悉心治療。
研訊小組退庭商議後,裁定唐逸謙三項專業失德全部成立,各停牌3個月,同期執行且不作緩刑。判詞指,牙醫有責任向病人清楚解釋併發症等風險,但唐逸謙未能做到。小組同意專家證人意見,唐在療程前的評估嚴重不足,且療程期間沒有妥善跟進,長時間無為病人做檢查,做法不可接受。小組認為唐的操守遠低於註冊牙醫應有水平,而忙碌並非犯錯藉口,亦不能以精於相關技術來開脫臨床失誤。
唐逸謙此前已兩度被判專業失德,2016年底因賣廣告遭譴責,今年2月的另一次聆訊中,則被指為病人拔除智慧齒前未有充分檢查、評估及告知手術風險,病人術後下顎神經受損及麻痺,唐被判停牌3個月但緩刑1年。該次裁決的緩刑期未過,但今次個案於裁決前發生,聆訊小組認為毋須因此取消緩刑。